9月28日晚,万江街道2020年“孝德满江城”敬老月系列活动正式启动。“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”,老年群体是最值得尊敬和爱戴的群体,也是最需要关心和帮助的群体。多年来,万江着力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,让街道老年人安度幸福晚年,共享发展成果。2020年“老人月”,万江文化服务中心推出“夕阳美”万江敬老月系列纪实短片,记录万江老人们以白发婆娑的身影演绎自己不老的精彩。
耄耋义工齐干事

清晨6点,欧仲欢(下称“欧婆婆”)像往常一样,每天早上6点半出门前往位于滘联社区的长者饭堂。欧婆婆今年83岁,从2017年6月开始,她已持续在长者饭堂做了3年零3个月的义工。
在万江街道滘联社区,由于年轻人大都外出工作,社区空巢老人占比较高,60周岁以上老人占常住人口的21.1%,老龄化问题较突出,这些老年人的生活问题也成为了社区关注的重点。
2017年6月,滘联社区开设了一间免费素食馆,每天提供200份免费素食给居民群众,其中80%都是60岁以上老年人,这就是长者饭堂的前身。
2019年9月,滘联社区经过申报,正式成立了滘联社区长者饭堂。这一面积250平方米、可容纳用餐人数80多人的饭堂,建设总投入50多万,款项来源于企业、党员干部、乡贤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。
投资理财平台_安全的理财平台 7点,当欧婆婆到达长者饭堂时,饭堂的负责人李馆长已经骑着满载新鲜蔬菜的三轮机动车回来了,几位婆婆们上前将食材逐袋放进厨房的大冰箱里。李馆长今年47岁,是长者饭堂的发起人之一,她每天的工作之一就是为饭堂买来新鲜的食材。
投资理财平台_安全的理财平台 “你别看她们都八十多了,身体都是越做越好的!”李馆长介绍说,其中一位82岁的洪婆婆是去年参与进来的志愿者,她原本仅走路就非常困难,家里人叫她不要去做义工,但过来工作几个月后,跳健康操都有劲多了,只要身体稍好一点,她又回到长者饭堂做义工。她说饭堂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在那里,有说有笑特别开心。
厨房灶台是赵婆婆的“主战场”,今年已过70岁的她曾经在工地做过15年的水泥散工,还当过6年保姆和5年厨工。现在早已子孙满堂、家庭幸福的赵婆婆,本可以在家抱孙子享清福,却坚持要来饭堂做义工,自饭堂成立起从未间断。“我现在身体还很好,做义工可以多帮助其他的老人。”赵婆婆笑着说。
小米粥,冬瓜焖支竹,云耳炒香芹,豆腐焖香菇......在长者饭堂的墙上,写着每周的食谱,每餐为二素一汤,菜谱根据老人意见每周调整一次。每天,长者饭堂为社区内孤寡老人、残疾老人提供免费的素食午餐,对于身体不便的村民送餐到家。
李丽英:老人们的幸福使者
投资理财平台_安全的理财平台 10点半,老人们开始分餐,这也是长者饭堂每天要干的最繁重的工作,他们需要把97份餐食分别装到餐盒里,然后再搬上送餐的摩托车。
李丽英今年49岁,是负责送餐到户的义工之一。为了及时能把午餐送到老人手上,每天天还没亮,李丽英就开始为社区服务对象做清洁,结束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在11点前赶到长者饭堂准备送餐。她对每一个老人都服务的很好,老人们都把她当作幸福使者。她的二女儿也受她的影响,加入了滘联社工队伍,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工作。
社区工作人员告诉小编,这些婆婆不仅是为大家服务,其实她们本身也是这个饭堂的受益者,这个饭堂给予了这些老人归属感与存在感,同样也在劳动中调节了心态与身体的健康。小小一餐饭,既填了胃,又暖了心,更让长者走出家门,乐享社区养老氛围。
看似平常的一顿午餐,饱含了社区党工委和耄耋义工们的关怀和付出,这也使得社区老人们不仅可以享受免费午餐,还能在就餐时说笑聊天、排遣孤独,生活得快乐、充实。
对于十多位长者饭堂的义工们而言,他们在享受社区党工委关爱的同时,也通过一己之力将这份爱心传递出去,其本身也成为了受益者,在劳动中调节了心态与身体的健康。
他们不仅帮助了其他行动不便的老人,还将这种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传承给下一代,在滘联社区形成了厚德、爱老、敬老的良好风尚。